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学机械专业的曾培安毕业后分配到了湖南轻工建设安装公司。五年后,曾培安考上浙大研究生,而这时湖南华湘进出口集团公司正在招收业务员,曾培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没想到却因为表现突出而直接成为集团公司总经理秘书。虽然放弃了就读研究生的机会,在外贸公司七八年的锻炼却让曾培安练就了统筹掌握全局的大气和稳健。曾培安与康普制药的渊源也缘起于此。
1991年,作为省内首家中外合资制药企业,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然而因为多方的原因,这家轰轰烈烈登场的企业几年之内数易其主,到1996年,湖南华湘进出口集团公司受让了康普的外方股份。而这个时候的曾培安一路平步青云,已经成为集团子公司的总经理,完全具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于是,集团决定委派曾培安执掌康普制药。
不要以为新官走马上任风光无限,曾培安却完全是受命于危难之时。1996年的康普,真可谓是一副烂摊子,四面楚歌声。在内,人心涣散,没有资金,车间停止生产;对外,缺乏信用,销售无门,客户要求退货退款。而35岁的曾培安在贸易上也许算得上一个人物,对制药行业他却完全是一窍不通。最让他感到痛心的是,康普原本一个200人的大部队,仅仅剩下30来个人。可是,抱着相信人的态度,曾培安没有从总公司带来一兵一卒,单枪匹马毅然上任。如今他很欣慰,那些留下来的精英们都成为了公司的中流砥柱。
没有带来帮手,曾培安却带来了“救命粮”和“定心丸”:他从家里拿来了35万的积蓄,生产得到了恢复;他宣布两年之内自己不从康普领取工资,也不报销费用;同时,他还保证原有的人员和机构一律不动。
从一开始,曾培安就意识到人的重要性,接管康普后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找人谈话!凡是留在康普的人,不论岗位、不论职务,曾培安都和他们进行了促膝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一个门外汉的曾培安,通过同员工的谈话基本上摸清了公司的状况。生产得到恢复之后,曾培安又从专门的制药厂请来了老工程师,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也加大了产品研发的力度。
一幢摇摇欲坠的大楼因为顶梁柱的出现终于稳固下来。从此,掀开新篇章的康普制药销售额节节攀升,从1997年的300多万元, 1999年的近3000万元,到2005年已经成功突破1亿元。
低成本扩张
2007年6月30日,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完成了对一笑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并购。在已经拥有强势西药品种的同时,正式将市场扩张到中药领域。近两年,医药行业一系列的政策事件使得不少人均呼“冬天”到来,然而在不少制药企业都在苦修内功之际,湖南康普制药却抛出并购的“重磅炸弹”,此举引起业界关注。湖南康普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培安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对康普制药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并购一笑堂
我认为危机拆开来说就等于危险加机会。的确从大环境来说,整个医药行业的形势并不乐观,不少企业都经营困难。以往人们都说医药行业是暴利行业,如今很多医药企业谈论的不是发展,而是危机。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危险大于机会,但对康普来说,在危机之中看到的则是机会。经过前几年的 努力,我们在实力上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成为湖南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正是这几年的积淀使得我们具备了对外扩张的实力。
如今行业面临洗牌,我认为这对强势企业来说意味着低成本扩张的机会到了。因此我们在这个时候选择并购一笑堂,可以说是以最低的成本完成一笔理想的并购。我把它看成是康普制药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我们在依托资本运作做大做强企业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跳跃,同时离上市又近一步。
在康普人眼中,“曾总是一个猫头鹰型的人,追求完美的风格使他对自己、对下属都要求极高,给人一种不严自威的感觉”。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财大气粗”,或者更加准确地说应该是“才大气粗”,这些其实都和曾培安的从业经历分不开。